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校自习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 内容页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3-09-17 15:00:01一年级访问手机版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精选14篇)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的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 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  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去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拍手。(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

  师:现在,刘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56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刘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反思:教学结束评课时,有人说这个环节没必要,认为我把语文课上成了“科普知识课”。他认为,学生本身是知道这些的。语文课上没必要讲这些。我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妈妈的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容冲突时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我想,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在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个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课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课件演示: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配着音乐和叫声。学生一听就乐了。)

  师:鸭子睁开了眼睛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小朋友。

  生:看见同学们。

  生:看见教室里的老师。

  师:(拿出风景图,图上有一只鸭妈妈。)小鸭子还看见了什么风景?

  生:看见小溪里的水。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

  生:看见草地。

  生:看见漂亮的花。(要求把话说完整,用“这里真美啊,有――――――――,有――――――――还有――――――――――――”说话)

  (反思: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观察、审美和口语交际练习,重点训练表达。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师:小鸭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

  生:想去游泳。

  生:想去游泳,但有点害怕。

  二、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小鸭子到底想到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

  生:小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相同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鸭子看到美丽的风景,它的心情怎样?你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小鸭子的心情来。大家自己来读。(课件演示小鸭子出世,学生伴音乐自由读。)

  师:谁来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唔,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妈妈?喜欢我这只鸭妈妈,还是书上的鸭妈妈?

  生:我喜欢刘老师这只鸭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阿。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阿。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淹死,怎么办?

  生:它的身体和它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妈妈知道我们的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谁来读?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你愿意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吗?

  生:(摇摇头。)

  师:那么谁想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呢?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反思: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让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

  不过,现在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三、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

  (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妈妈妈妈,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妈妈: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妈妈: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妈妈,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妈妈,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

  (学生又开始自己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妈妈:(饰演妈妈)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饰演小鸭子)我害怕哦妈妈。

  鸭妈妈: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妈妈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妈妈: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阿?(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大家热烈为他鼓掌,听课老师大笑,有些老师还以为是我们演练过的。)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哦!

  (各奖一条小鱼。)

  (反思: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的到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和“对话”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最后的反思:总的评价自己这个教学片断,自己觉得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体味的内在含蕴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1]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2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的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 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  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去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拍手。(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

  师:现在,刘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56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刘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反思:教学结束评课时,有人说这个环节没必要,认为我把语文课上成了“科普知识课”。他认为,学生本身是知道这些的。语文课上没必要讲这些。我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妈妈的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容冲突时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我想,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在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个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课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课件演示: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配着音乐和叫声。学生一听就乐了。)

  师:鸭子睁开了眼睛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小朋友。

  生:看见同学们。

  生:看见教室里的老师。

  师:(拿出风景图,图上有一只鸭妈妈。)小鸭子还看见了什么风景?

  生:看见小溪里的水。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

  生:看见草地。

  生:看见漂亮的花。(要求把话说完整,用“这里真美啊,有――――――――,有――――――――还有――――――――――――”说话)

  (反思: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观察、审美和口语交际练习,重点训练表达。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师:小鸭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

  生:想去游泳。

  生:想去游泳,但有点害怕。

  二、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小鸭子到底想到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

  生:小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相同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鸭子看到美丽的风景,它的心情怎样?你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小鸭子的心情来。大家自己来读。(课件演示小鸭子出世,学生伴音乐自由读。)

  师:谁来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唔,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妈妈?喜欢我这只鸭妈妈,还是书上的鸭妈妈?

  生:我喜欢刘老师这只鸭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阿。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阿。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淹死,怎么办?

  生:它的身体和它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妈妈知道我们的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谁来读?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你愿意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吗?

  生:(摇摇头。)

  师:那么谁想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呢?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反思: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让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

  不过,现在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三、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

  (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妈妈妈妈,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妈妈: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妈妈: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妈妈,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妈妈,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

  (学生又开始自己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妈妈:(饰演妈妈)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饰演小鸭子)我害怕哦妈妈。

  鸭妈妈: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妈妈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妈妈: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阿?(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大家热烈为他鼓掌,听课老师大笑,有些老师还以为是我们演练过的。)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哦!

  (各奖一条小鱼。)

  (反思: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的到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和“对话”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最后的反思:总的评价自己这个教学片断,自己觉得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体味的内在含蕴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3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在教学小鸭游泳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来

  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请人读同学们评议,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来,我现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

  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孩子真正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4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并且语言有童趣。我设计的这节课是第一课时。首先,检查同学们预习情况;然后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渗透复习拼音知识三拼音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指导学生朗读小鸭和鸭对话,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最后让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并让学生演一演,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今天,我班的孩子表现还算可以,一部分孩子挺踊跃。只是感觉我自己在课堂上调控能力不够好,有时有些环节还会忘记。以为上完课心情会轻松,可是会想起一些环节没处理好,心里很懊悔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1.练习概括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反复拼读、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用一、两句话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刚开始,叫了几位同学说一说,但他们都不会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更不会抓住重点来说。我教给他们一个回答问题的方法:即:“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们试着回答问题,我适时点拨,并且教他们用规范的语言练习说话,渐渐的悟性好的同学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问题了,其他同学也对概括内容有了朦胧意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练习说话,对概括这一词性有了浅显、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今后的逐渐渗透中,他们会掌握此项知识的。

  2.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1).“课文中写了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请用直线画出。”我引导、巡视、检查、纠正。

  (2).“三种小动物,它们分别喜欢什么?”再读读课文,把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用曲线画出。学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做,比登天都难。例如: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爬树;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吃果子。是谁说的对呢?我让孩子们讨论,孩子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有别,不能决也。我启发:“小猴为什么要爬树呢?”孩子们说:“它要吃果子。”我插话:“是啊,喜欢吃果子,又要自己摘。所以,小猴学会了爬树。孩子们想一想:是什么诱惑小猴学习爬树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果----子­----”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在后面的两段学习中,很容易找到小鸭、小鹰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由此掌握了学习方法,推动了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深层理解问题

  随着学习课文的进展,学生基本上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中三种小动物喜欢的事物,可以互换吗?”当我解释说明后,他们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说:“不可以,因为小猴不喜欢洗澡,也不会飞,小鸭------小鹰------” 众说纷纭,但终究达成了共识。孩子们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了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正确地作出了判断。通过设疑,引发出孩子深层的思考,调动他们大脑储备的已有知识,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今后学习的动机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自己的学习,积淀了知识,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地掌握知识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今天早晨晨读的时候,带领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己去吧》,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课文。

  我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我先找一名同学当小鸭,我当鸭妈妈,来进行模拟表演。哲哲同学自愿上来。他很有感情地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哲哲就自己向前走了几步,开始自己学习游泳(做游泳的动作)。过了一会儿,他说:“妈妈,我学会游泳了!”   我说:“孩子,你真棒!夸夸自己吧!”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刚下去,就有很多同学举手也想表演。我提示同学们说:“小鸭学游泳,刚下水的时候他心里怎么想的?他在学游泳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样克服的?它学会了游泳后心情会怎样?”大家都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于是我让同学们一起当小鸭,我当妈妈,大家一块表演。同学们都很投入,演的像模像样的。我又让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同学们兴致都很高。

  对于小鹰学飞翔的第二段,我让同学们自学,然后分角色朗读、表演。效果也很好。

  学习了课文,我问同学们:“小鸭、小鹰棒不棒?为什么?”引出学做事情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自己学着做的道理。然后我问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最近你都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同学们积极发言。郑思存同学说:“我看有的小朋友学滑冰很好,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了旱冰鞋,我自己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自己学会了!”陈治国说:“我爸爸给我买了自行车,我自己学会的。”邵圣业说:“我喜欢打篮球,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篮球,我自己在小区的操场上练会投篮的。”魏玉萍说:“老师布置了每天要跳绳20个的作业后,妈妈给我买了跳绳,我自己练会了跳绳。”刘明昊也说:“我看有的小朋友买了滑板车,很好玩,我让妈妈给我买了滑板车,我很快就自己学会了。”……

  看到同学们这样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他们对这篇课文理解的也比较到位了。孩子们以后还会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的学习,扩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自己学、自己做事情的愿望。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我想这是最好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在教学小鸭游泳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来

  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1 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请人读同学们评议,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来,我现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2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妈妈,我游不好!帮帮我!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孩子真正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5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展课文。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同时也给学生学编童话剧提供示范。运用合适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添编演童话剧的趣味性。在课文开头,我利用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乐曲《快乐的小熊猫》。加以描述:森林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

  歌;岸边的小树醒来了,伸伸懒腰,结出了鲜红的果实;猴妈妈和小猴也醒来了,一起来到草地上做早操。小猴看见了苹果,喜欢极了,真想摘下来,可是它还不会爬树,该怎么办呢?小猴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这样,不仅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也让他们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注重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猴商量的语气和猴妈妈鼓励的语气,熟练对话。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猴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猴在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爬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师:小猴学会爬树,第一次去爬树,小猴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猴怕困难了,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小猴学会了爬树,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小猴会怎么说?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三、举一反三,自主学习

  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我利用小黑板出示小鹰和对话。让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同时,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为了减轻学生的困难,我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学科整合,拓展认识

  在总结课文时揭示课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题,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唱唱动动中感受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快乐。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如:小猴、小鸭、小鹰请妈妈帮助它们去学爬树、学游泳、飞翔时,它们的妈妈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揭示课题《自己去吧》。你也会自己去学本领吗?让学生用“学会”进行说话练习,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为了让学生更加体会其含义,我特意带来了音乐《洗手绢》,师生一起边歌边舞。这样学生把教材与生活实际结合到了一起。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6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教学中我抓住新课标要求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1、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对汉字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运用恰当的鼓励、引导、评价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利用多种方式来识字、记字。引导学生结合字理来记字,运用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构字特点来记字;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记字;生活中识字。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字小窍门就很好。

  2、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中我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创设故事情境,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童话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创设故事情境,学生与文本对话。

  3、教育是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收获肯定和赞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的评价性语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4、语文教学中,“读”非常重要,以读代讲,以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于是,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他们爱读、会读,从而常读。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读的机会、空间和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唤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这节课老师凭借多种形式的读,充满诗意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赋予了课文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读书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7

  广东省淇湛江市第十一小学 刘艳坤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拍手。(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

  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56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反思:教学结束评课时,有人说这个环节没必要,认为我把语文课上成了“科普知识课”。他认为,学生本身是知道这些的。语文课上没必要讲这些。我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妈妈的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客冲突是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个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课件演示: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配合着音乐和叫声。学生一听就乐了。)

  师:鸭子睁开了眼睛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小朋友。

  生:看见同学们。

  生:看见教室里的老师。

  师:(拿出风景图,图上有一只鸭妈妈。)小鸭子还看见了什么风景?

  生:看见小溪里的水。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

  生:看见草地。

  生:看见漂亮的花。(要求把话说完整,用“这里真美啊,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说话)

  [反思: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现察、审美和口语交际练习,重点训练表达。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师:小鸭看见漂亮的花、清清的小河、会想到什么?

  生:想去游泳。

  生:想去游泳,但有点害怕。

  二、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小鸭子到底想到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

  生:小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相同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小鸭子看到美丽的风景,它的心情怎样?你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小鸭子的心情来。

  大家自己来读。(课件演示小鸭子出世,学生伴音乐自由读。)

  师:谁来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晤,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妈妈?喜欢我这只鸭妈妈,还是书上的鸭妈妈?

  生:我喜欢刘老师这只鸭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呀。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呀。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被淹怎么办?

  生:我的身体和我的脚掌会帮我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妈妈知道我们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谁来读?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你愿意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吗?

  生:(摇摇头。)

  师:那么谁想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呢?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反思: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

  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巴。” 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三、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

  (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妈妈妈妈,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妈妈: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妈妈: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妈妈,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妈妈,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

  (学生开始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妈妈: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我带你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我好害怕哦,妈妈──

  鸭妈妈: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妈妈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妈妈: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吧。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呀?(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大家热烈为他鼓掌,听课老师大笑,有些老师还以为是我们演练过的。)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于哦!

  (各奖一条小鱼。)

  [反思: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 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 和“对话” 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最后的反思:总的评价自己这个教学片断,在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等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课文内涵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8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其一、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音读等)来体味课文语言,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遍的读,但总是不能深入。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小鸭子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学生没有读出请求的语气,如果这时老师引导一句:你想让妈妈答应你的请求时,怎么对妈妈说呢?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会把请求的语气读出来了。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其二,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学生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表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子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忙着结束这一课,所以关于表演的内容叫孩子上台次数不多,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也无动于衷,过后了解,他们却这样说:“老师,刚才你叫表演的同学太少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演,你才能听得到。”学生的话使我感到尴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最后,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南昌市新才学校   万小玲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本课我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小鸭学游泳这一自然段,通过初读、细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亮点也有值得探讨与改进的地方。

  其一、课上完后,我觉得有些环节的预设目标是不错的,比如让学生把小鸭的话读出礼貌、请求的语气。我并没有直接自己和学生说,要读出有礼貌的语气,而是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读。“1、妈妈,你带我去游泳。2、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您”、“好吗?”中,感悟到小鸭的有礼貌。不过这样做似乎也还没完全达到最佳效果。我觉得如果让学生扮演两只小鸭,读一读这两句话,让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鸭会更容易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感到真实,比单纯的字字比较,要真实的多。

  其二、让学生角色表演,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成功,我觉得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角色表演前,我先让学生同桌练读,这是一个基础。学生喜欢表演,但是在没读好的情况下上台,效果可想而知。我的要求是读的好的才能上台,加上我准备了可爱的小鸭、鸭妈妈头饰,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很高,为了能有机会上台,我发现学生们在下面积极又认真地读着、表演着。当两个小朋友在上面表情时,我也分配任务给下面的同学,让他们当小导演,给予评价。第一组,表演效果一般,但是经过小导演们的帮助,第二组小朋友表演的就很好了,把朗读的要点等都做到了。  

  其三、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还习惯性找别人的不足,这个以后还需加以引导的。

  其四、我在设计教案时,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两段主题的相似性。两者都说明一个事情,小动物都学会了本领。但再深入细说,也可说他们之间是递进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小鸭在文中提到的只是单纯想去游泳,而小鹰似乎想的要更多,它并没有说只想游泳,而是说“要去山那边看看”。它学飞翔的目的性就明确多了。

  以上就是我上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后的一点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9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其一、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音读等)来体味课文语言,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遍的`读,但总是不能深入。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小鸭子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学生没有读出请求的语气,如果这时老师引导一句:你想让妈妈答应你的请求时,怎么对妈妈说呢?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会把请求的语气读出来了。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其二,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学生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表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子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忙着结束这一课,所以关于表演的内容叫孩子上台次数不多,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也无动于衷,过后了解,他们却这样说:“老师,刚才你叫表演的同学太少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演,你才能听得到。”学生的话使我感到尴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最后,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0

  感受一年级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可能是七八年前了,我在村校教过一个一三年级的复式班,想想那段日子,虽说一天上到晚,倒也感觉不到多少累,可能是年轻吧!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摸不着孩子的心理特点,用很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对教学几乎也是一窃不通,所以教学的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是倒数的,实在很惭愧!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又有多少长进呢?虽说之后就没有教过一年级,但毕竟同样是小学啊!沈老师说的好:“老师都不会当,还当什么领导?”所以我想,要当好一名老师,就得是教每一个年级都能胜任的老师,就像语文课文的教学,自己喜欢的课文要上好,那不喜欢的呢?就不上吗?不可能!

  今天,我在东升的一(4)班就上了《自己去吧》一、二两个课时。虽然备了几天的课了,还请卓老师、沈老师、李淑娟他们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昨晚为了准备今天奖给学生的小鸭子、整理教案、用毛笔写课文的句条,到了今天凌晨的一点才睡,但是,今天的教学效果却很令自己和大家失望,实在愧对大家!

  痛定思痛,在导师和组员们帮助下,我总结出了今天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次出现抛出问题却没有回来,这是最大的漏洞。

  2、在教学“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在带领学生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时,没有在这个关键点深入下去,而且学生的感受不深刻,如果能创设一个情境,比如平时在家里自己恳求妈妈的例子,可能学生就会有一些感性的理解;如果在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时,加入赛读,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更加集中;最后,如果增加一个问题:“小鸭子学会游泳了,会对妈妈怎么说?”会增进孩子们对妈妈良苦用心的理解。

  3、“听、说、读、写”,今天读的指导、范读都不到位,效果非常差,;

  4、教师评价不够得体,如课堂上的一个女生站起来朗读“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吗?”这句话时,语气不够到位,我问大家她读的怎样的时候,许多小朋友说不好,我就没有管她,接着请别人了。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我应当先找出她的优点再指出问题,多横向评价:“能站起来读就是很棒的,而且已经把问的语气读出来了,已经很棒了,如果能把恳求的语气读出来就更好了。”这样,她就不会在这一节课中感到郁闷了,可能会因此更加认真学习――甚至改变她的一生,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别人就不怕出丑、出错了。看来,我们老师真是魔术师,你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许多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啊!一定要多学习,不然就会愧对他们的。

  5、读课文前朗读生字时,如果给“吧、吗”找找朋友,可能印象会更深刻,对后面读课文时也会起来铺垫的作用。

  6、导入第二段时,如果能结合开课导入时的内容“小鹰获得了飞翔冠军”,可能会更自然,也更紧凑一些。

  当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一些:

  1、对学生心理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奖品的使用和发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实这是在组员们教学过程中得到启发的。

  2、能给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角落”里的学生。

  3、课堂调控得还算过的去。

  因此,我常常感叹,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可真难啊!但也因此更富有挑战性,更多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乐此不彼!

  不管最后我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被推荐参加公开课的展示,学习体验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我会继续努力的!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1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师也,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传统观念,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以“学生为本”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从学生兴趣出发,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合作、交流、朗读、表演,全员、全程参与学习,充分地动起来,以至于有所感悟和思考。?注重实践、综合、开放。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积极主动在学习生活本领。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从读中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放手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学习生活本领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同学们,今天,大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片断。)

  瞧,小鸭、小鹰都分别获得了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它们吗?那你们有没有使自己感到骄傲的本领吗,是怎么学会的?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学会的某一项技能,让他们边展示边说明,并加上相应的表情、动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新课伊始就以故事情境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再安排给于学生说说自己“成功的体验”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又体现了本课寓含的做人道理,同时为课后练习“说一说”积累了生活体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要求学生用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尤其是课后生字条中的生字。再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努力读准字音。

  1、自主识字,交流巩固:

  ⑴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⑵ 小组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同时了解并学习其他成员和自己不同的识字方法。

  ⑶ 展示识字成果,提高识字水平:请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展示识字成果。教师适时对好的识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以提高全班学生的识字水平。

  ⑷ 在语境中巩固生字。如:课件出示下面这段话,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小溪边。小鸭看到小溪那边的风景很美,有花有草还有清清的河水。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鸭可高兴了。

  2、朗读课文,感知大意:指导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故事中有几个角色,分别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

  (识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尊重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一起碰撞,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然后集中展示识字成果,教师适时总结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好的识字方法,发现识字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有机指导,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插图(或课件),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后听课文录音。

  2、学习对话,感悟理解:

  ⑴ 读一读小鸭的话:

  引导比较“您”和“你”的不同,体会小鸭说话很有礼貌。

  引导从句末标点“?”体会小鸭说话的语气。

  引导从“带我去”这一语句中体会小鸭缺乏自信的心境。

  ⑵ 读一读鸭妈妈的话:想一想: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

  3、打开思绪,启发想像:

  ⑴ 齐读最后一句。

  ⑵ 想像过程: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提示:小鸭刚下水时可能会怎么想?开始学习游泳会遇到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小鸭是怎样一一克服的?学会后小鸭的心情怎样?

  ⑶ 拓展想像:想像小鸭学会了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帮助?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4、分角色朗读、表演。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举一反三,自主读悟第二段

  1、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 提示学法:按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顺序学习第二段。

  3、自主学习感悟。

  4、小组内合作的、交流。重点交流对话的朗读必鹰妈妈这样做的原因。

  5、汇报评比:在汇报的基础上评一评哪一组学习效果最好。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结构相同,第一段的读悟过程就是学习第二段的“模子”,因此,第一段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上面安排的四个环节即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时学有所依。这一段的理解难点是鸭妈妈这样做的原因,先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式初步理解,再启发学生通过想像来深化理解,这样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一环节体现了由扶到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五、揭示课题,拓展提升认识

  1、小结:小鸭、小鹰请妈妈帮助它们去学游泳、飞翔时,它们的妈妈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揭示课题《自己去吧》。指导书写“自”、“己”。

  2、启发学生从鸭妈妈和鹰妈妈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不直接把游泳、飞翔的本领教给孩子,而要让它们自己独立去学习。

  (在总结课文时揭示课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题,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在唱唱动动中感受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快乐,同时这一模拟情境的安排,一方面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学习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引导提供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空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和落实。)

  【教学反思】

  这份教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以自主学习贯穿教学的始终,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识字中,倡导自主学习,训练识字能力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识字,再组织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方法,这样改变了学生在识字中一贯的被动角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轻松愉快地认识生字,同时在交流中巩固识字成果,优化识字方法,有利于识国、能力的提高。

  二、在朗读中,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能力

  设计根据课文段式反复这一特点,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一段,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有利于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在活动中,落实自主学习,发展语言能力

  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置模拟换位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转变角色以小鸭和小鹰家长的身份谈想法和体会,这一语言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整合对课文的认识和感悟,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2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导入新课: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3、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4、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5、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1、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2、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⑴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⑵ 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⑶ 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⑷ 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3、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⑴ 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⑵ 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4、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⑴ 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⑵ 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2、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1、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3

  《自己去吧》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十四课。本课所在的第九单元主要是以诗歌、童话的'形式呈现,课文充满了童趣。教学本单元有双重任务:一是写字识字教学,二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篇课文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在内容上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课文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来母亲对孩子的爱,要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靠自己的父母,学会生活的本领,而这一点,恰恰就是整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依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教育专家的观点,一年级的课堂识字写字则是课堂主旋律,因为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所以写字教学则不会出现在第一课时中。因此,课前备课时我做了如下思考:

  1、如何导入?

  现在的新课堂并不推荐复杂花俏的导入。通过学习,我知道导入应具备自然、有趣、简洁、启思。而我面对的是一群刚刚进入学习不久的一年级孩子,所以,我的导入要贴近孩子,简洁有趣,而儿歌《数鸭子》则是孩子们有兴趣同时也“信手拈来”的东西。如何让这首歌进入的自然?正好现在正值冷冬季,我穿着一件鲜艳的黄袄子,这时我决定以我穿的黄色衣服过渡到同样也是“穿着黄色衣服”的小鸭子作为切入点,结合《数鸭子》儿歌,以老师是鸭妈妈,学生是鸭宝宝,进入情境。

  2、如何教学“我会认”的生字?

  本篇课文中的“自己”这两个生字既要求会认也要求会写,并且出现在了课题里。如何处理?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标题教学的资料,最后,我决定“自”字由我来领着书空,学生则跟着我一起书空,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自的笔画顺序及名称,也为第二课时教写打下基础。而“己”字的笔画笔顺大部分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我决定试着让学生指导我来书空,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信心。孩子心里会想,我也能指挥老师了,让孩子心里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其他生字大部分以单字在句子里出现,如“您”字。因此,在备课时,我决定学习朱老师的教学生字方法,随文识字。字随文学,使字不脱离句,从而更有利于句子的朗读和理解。新课标指出,在语文的学习中还应该培养孩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所以在“您”字教学时,我决定做一个文明礼貌的灌输,对比“您好”“你好”。前段时间听了李超利、郭美珍、朱红果等老师的课后,我发现,一堂好的课不应该只停留在本课的教学,而是应该教会孩子们学法,从而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决定根据本篇课文“您、吗、吧”三个字的特点,灌输“熟字+偏旁”这种识字方法。

  3、如何让学生把句子读起来更美并且突破难点?

  首先,我认为小鸭子的话可以抓住“?”,读出问号的味儿,并引导学生在体会小鸭子当时的心情。其次,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可以角色转换,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妈妈的语气和鸭妈妈当时的所想,最后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抓住朗读训练这一重点,并突破难点。而这是一篇对话式的课文,所以,在巩固学生读的过程中,我加上了表演这一环节。既让学生练习了朗读,也让学生融入了情境,并锻炼了孩子们“台上功夫”。

  在第一次试教后,通过师父以及听课老师的帮助总结,这堂课流程比较清晰,但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生字的出现比较突兀,不自然。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后,直接出示“您”字,联结不自然。

  2、个别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例如:“你们的妈妈都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和你们说话的?”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心里可能明白,可是因为孩子们的词汇量不多,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从而出现了一个问题抛出去却没有回来的场面。

  3、在学生表演的环节,没有把要求和目的提的非常明确就开始自行排练,导致学生自由排练的时间很多学生仅仅只停留在分配谁读鸭妈妈,谁读小鸭子,没有真正的在练习对话,这样,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4、在学完第一自然段后,我提出了要求学生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自学第二自然段,这种学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求过于高,并且整堂课的容量可以不把第二自然段纳入本课时学习。这样可以把时间用在巩固课文生字和练习朗读上。

  通过第一次试课的总结,我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然后进行了第二次试课。首先,我调整了生字的出示时间,加上了过渡句。然后简化了个别难度大的问题。接着在表演环节上,我要求学生认真听我的排练要求。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去掉了“鹰”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只用一句话,在课堂末尾时,给第二课时做铺垫。

  在师父和听课老师的分析下,第二次课已经逐渐成型。但是经过试教发现,一年级的孩子还是需要“范读”这一环节。所以,在汇报课时,我又加进了“范读”这一环节,让学生有一个听正确发音和整体感知的过程。

  汇报课后,宋校对我整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我感受颇多。对于整体环节的设置总结为一句话便是:明确目标,落实目标。在朗读训练方面则是:悟―读―悟。

  首先,整堂课我的目的,我心里是非常的清楚的。但是在落实目的这一环节上,做得不够实在。首先,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没有在出示整篇课文及圈出的生字凸显,使得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生字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过程。接着,在生字“您”的教学中可以以字形理解字意。并且,在教学熟字+偏旁这一识字方法时应该让学生自己指出,老师引导巩固。让学生说出“吗、吧”口字旁是偏旁,马、巴是熟字,组合起来“熟字+偏旁”。在训练朗读以及突破难点上,我整堂课缺少了先悟再读,所以学生在读“?”的味儿时,总达不到我要的效果。环节安排上,应该先让学生想一想小鸭子心里所想,然后在根据孩子生活中的小事再来品读“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在体会自立自强这一难点上,应该从“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来突破,这样的引导更自然,更贴近生活实际。

  这堂课学生还是很配合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在表演的环节也很热情大方,特别是个别平常不开口的孩子也愿意到台上来一展风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4

  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在教学小鸭游泳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来

  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请人读同学们评议,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来,我现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

  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孩子真正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TAG标签: